2013年10月24日1#機報變頻器錯誤,檢修人員就地讀取故障信息為機側短路接地、網側直流母線過流,經在變頻器下端測量結果為發電機K相開路。檢查發現K相碳刷直接燒毀,集電環灼傷嚴重,碳刷安裝及壓簧均正常,如下圖:
故障檢查:
根據事故現象我們將發電機三相碳刷及接地碳刷逐一拆除,在拆除碳刷過程中發現L、M相碳刷長度均在30mm左右,而K相碳刷長度以少于20mm,并且碳刷表面灼傷嚴重,碳刷有融化現象,融化的碳刷凝固在碳刷架上很難取下,當時懷疑是碳刷長度過短導致此次事故,但是經過7月9日定檢維護記錄的數據顯示,三相碳刷長度均在50mm左右,于是排除了碳刷過短導致發電機集電環灼傷的原因,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分析可能造成發電機集電環灼傷的原因如下:
1.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有破損或安裝偏移,導致碳刷載流能力減弱。
2.碳刷與集電環接觸不良造成碳刷與集電環放電灼燒。致使集電環表面粗糙度過大。
3.因碳刷磨損造成碳粉較多,碳粉積存過多造成集電環對地短路或相間短路。
4.碳刷壓簧彈力失效,造成碳刷與集電環接觸不良,使碳刷因過熱造成碳刷硬度和導電性能下降。
七月份定檢時檢查發電機的集電環的運行情況:
1.發電機三相碳刷長度均在50mm以上,符合發電機碳刷正常運行的范圍(不能少于20mm)。
2.發電機相碳刷有一個壓簧變形失效,于第二日進行更換。
3.發電機滑環室內碳粉堆積較多,但是已進行了清理。
4.發電機集電環、碳刷表面光滑無磨損,絕緣電阻正常。
5.發電機刷架、刷握安裝緊固牢靠。
6.發電機碳刷,磨損信號正常。
根據上述原因分析及七月份定檢情況綜合判斷導致此次發電機集電環灼傷的原因可能為:在此之前,由于發電機相碳刷有一個壓簧變形失效,未能及時發現,長期運行中導致碳刷有發熱和碳刷硬度和導電性能下降現象。更換后壓簧后原碳刷未進行更換,由于碳刷硬度和導電性能下降,長期運行過程中碳刷發熱和導電性能逐漸下降使集電環燒損。
故障處理:
更換發電機集電環。
預防措施:
1. 定期對發電機集電環間隔進行清掃維護,主要對刷握、刷架、碳刷及相關絕緣件進行清掃檢查及絕緣測試。
2.定期檢查碳刷檢查碳刷磨損程度,和集電環表面光潔度。若果發現碳刷長度不符合要求及時進行更換。如果發現集電環表面有輕微灼傷痕跡就用250目砂紙進行打磨處理。
3.巡檢過程中,全面檢查清理碳刷磨損行程開關動作情況。
4.定期用試驗儀器對發電機定子線圈、轉子線圈絕緣電阻和直流電阻進行測試。
5.定期檢查碳刷導線接頭是否牢固和氧化發黑,有異常時更換;
6. 定期對通風罩、碳粉收集孔及通風孔進行檢查是否暢通、有無積灰;
7.定期對碳刷在刷握中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要求活動自如,并對碳刷與滑環的接觸面積進行檢查(用一張白紙貼在滑環表面,使碳刷自由下降在滑環上,白紙上所蓋的印子是實際碳刷與滑環的接觸面積如果接觸面積小于原碳刷接觸面的3/4時對碳刷進行研磨)。
8.檢查發電機刷握與集電環中心線偏差量,如果中心線偏差量大于6mm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