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截至2021年底,我國風、光累計裝機已達到6.34億千瓦。在雙碳目標之下,新能源的高速增長將催生規模巨大的后服務運維市場。
雖然新能源運維領域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從事運維服務的企業數量龐大,但從服務規模來看,運維容量超過5GW的第三方服務企業卻寥寥無幾,新能源運維服務企業似乎正在經歷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2月24日,“首屆風電運維技改大會”在北京召開。協合新能源集團副總工程師、協合運維副總經理胥佳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了主題演講,與行業同仁分享了協合運維在新能源運維業務規?;l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思考。
協合新能源集團副總工程師、協合運維副總經理胥佳演講現場
一、新能源生產面臨的行業鴻溝是什么?
1.規?;鲩L的存量市場,帶來越來越火熱的市場需求
在過去15年里,新能源(風、光)裝機快速增到現在的6.34億千瓦,我們經歷了新能源發展最好的15年。而在“碳中和”下的未來40年,新能源將迎來井噴的存量市場爆發期?,F有的存量市場只是未來快速增長勢頭下的冰山一角。
規?;履茉创媪抠Y產的加速增長和累積正催生出一個更大量級的、更火熱的運維市場需求。
近兩年風、光后服務市場的公開招標體現出了火熱的市場需求。以風電為例,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各能源企業在元博網上的風電運維業務公開的招標容量就在7000萬千瓦左右,這還不包含眾多民營或地方投資型企業。隨著第三方運維服務企業的專業程度上升,越來越多的大型發電企業開始將運維業務外委給第三方運維服務企業。
2.市場供給分散,規?;芾砟芰Τ蔀槠髽I成長瓶頸
巨大的新能源運維市場需求激增了市場的供給。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21年,僅風電運維新注冊服務企業就從十位數增長到近千位數,并逐年創新高。
但有一個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關注:新能源運維領域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在火熱的運維市場需求之下,在運維容量超過5GW的第三方運維服務企業卻依然是寥寥無幾。
我們可以就現階段市場參與者表現出來的特點得出結論:雖然形成規?;姆沼兄黠@的優勢,但是管理能力制約著企業的成長。
3.在保證品質優良、成本有競爭力的前提下,實現規?;l展成為服務企業發展的鴻溝
胥佳借用了杰弗里·摩爾(Geoffrey Moore)的著作《跨越鴻溝》里的“鴻溝理論“,描述了當前的新能源運維市場,書中所描述的理論雖然和新能源運維市場遇到的現象并不完全一樣,但也有著可以借鑒學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