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剛上班華電集團就發布《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
風電項目風電機組打捆招標公告》,對1774.7MW風電機組進行集中招標采購,華電集團此次風電機組采購項目中共計23個項目,包括16個集中式風電項目,裝機規模累計1545MW;8個分散式風電項目,裝機風電項目規模累計179.7MW;一個“風電+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為50MW。
有意思的是,華電集團此次風電機組招標公告將1774.7MW風電機組分成兩個標段。其中,標段一包括10個項目,裝機規模達到905MW;標段二又根據采購范圍是否含塔筒分為兩部分。其中不含塔筒部分有8個項目,裝機規模為630MW;含塔筒部分有7個項目,裝機規模為239.7MW。
2021第一標:同比2020年最高均價跳水1000元/kw
1月27日,2021年第一標開標,國內風機前十強悉數出場,外資品牌黯然幕后,開標結果意料之中,價格繼續跳水,2.5-3MW風機的單價回落,最低2839.91元/kw,同比2020年的最高中標均價3800元/kw,下降1000元/kw,開局2021年平價風電元年新低價。
株洲中車領銜2021風機降價潮流
大家可能已經關注到,第一標段,大部分在四川,重慶,廣西的西南山地,尤其是四川項目海拔都在300-4200m,采用大兆瓦風機,顯然優勢不是很明顯,同樣的葉輪直徑單位千瓦掃風面積還是2.5MW-3MW風機具有競爭力,有意思的是浙江運達在去年中標四川項目,價格是最低(可參考我的公眾號),這次在第一標段開出了標王價格3312元/kw。作為西南霸主之一,重慶海裝報出了2853元/kw的低價,旨在獲得第一標段,作為西南東道主的東氣,價格一直不溫不火,在均價向下盤旋,這次再次重演中庸之道。
2020年的降價先鋒三一重能此番在第一標段顯然無疑染指,報出了高出均價100元/kw的價格,從運費來看,北京張家口把主機和葉片拉過去,顯然不具備競爭力。
部分送塔筒,捎帶送儲能,買一送二的現象在繼續
第二標段,非常復雜,23.9萬千瓦帶塔筒,占第二標段容量比例的27%,還有一個5萬千瓦,帶10%容量2h的儲能,就是這樣的負責標段標的,均價居然還在3200元/kw以內。
三一重能顯然在第二標段有所圖,項目分布華北,東北及華中平原有丘陵地帶,三一重能的輕量化風機顯然有一定的價格優勢,爆出3025元/kw的低價,含27%的風機帶塔筒,含10MWH的儲能裝置,不得不說,此舉令華電很有吸引力。
從第二標段的價格來分析,最高價和最低價相差僅為250元/kw。足見第二標段各家主機廠在成本和利潤方面都控制極為相似,半直驅一直是明陽智能的成本法寶,從這次投標來看,明陽的半直驅優勢在逐步下降。從整體來看,浙江運達2020年的低價訂單讓他受傷不小,平價開局之年首標均為標王,顯然在彌補過去毛利率低的不足。當然第一梯隊的前三甲首標的報價并無可圈可點之處,或在學習遠景2020上半年高價陪標政策,以此坐等下半年價格回暖之勢,但2021年并非當日2020年補貼搶裝訂單。
苦練內功,全力降本。未來的平價風電是拼刺刀的時代,成本可見,利潤可見,
風機價格倒逼機制已經蔚然成風,如何將風機出力提升,將成本降到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達到極致,就能贏得未來3060的這塊風電大蛋糕,至于未來是不是儲能標準版配送,大家我想都已經看到了,我想華電這次就是以此試水。
降價之勢已然無法阻止,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說:是大家展示實力的時候了。2020年,對風機主機廠而言,無論是價格優勢,還是技術實力,都必須拿出真本事,否則無法應對平價風電,尤其是低風速的平價風電。